诗词原文
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附加句:
欲问九环加赐衮,何如判白授封圭。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作为讨论对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宫中的衣服也有等级之分,端午节时我受到了皇上的恩赐。
细葛布做的衣服柔软随风,香罗叠成的衣物像雪一样轻盈。
衣服上的题字仿佛还带着墨水的湿润,夏天穿上它感觉清凉无比。
衣服的大小正合心意,我终身都感激皇上的恩情。
(附加句)
想要问问那加赐九环衮冕的荣耀,又怎能比得上清白为官被授予封圭的尊贵?
释义
原诗主要描述了杜甫在端午节时受到皇上的恩赐,得到了一件宫衣,他对此深感荣幸并感激,附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形式荣誉的比较和思考,认为清白的为官之道和被授予封圭的尊贵,或许比加赐九环衮冕更为难得和可贵。
赏析
原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衣的质地、来源以及作者的感受,展现了杜甫对皇恩的感激之情,附加句则以一种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荣誉和地位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甫对于为官之道的独特见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在朝廷任职期间,当时他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恩赐,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而附加句则可能是杜甫在思考为官之道和人生追求时的一种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于清廉为官和获得真正尊重的渴望,在唐代,官员的服饰和地位往往与其官职和荣誉紧密相连,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