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态出门逢楚越,俗情开口判淄渑。的释义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殷四校书

唐·韦应物

淮上秋风吹客衣,楚云湘水送将归。

交态出门逢楚越,俗情开口判淄渑。

夜帆归处远芦岸,晓角吹寒古驿楼。

此去应多临水处,君今别我更添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晚年出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韦应物的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这种生活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充满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怀。

译文

淮河上的秋风吹拂着旅人的衣裳,楚地的云和湘水伴随着你踏上归途。

出门在外,朋友间的交情如同楚越之地般复杂多变,世俗之情开口便如淄渑之水般分明。

夜幕降临,归帆远去,停泊在遥远的芦苇岸边;清晨的号角在寒冷的古驿楼上吹响。

你此去应会经过许多临水之地,如今你离别我,更添了我心中的愁绪。

释义

本诗是韦应物为送别友人殷四而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淮河风光,以及楚云湘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朋友间的交情和世俗之情如同楚越之地和淄渑之水般难以捉摸,诗人以归帆远去、号角吹寒等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深深愁绪。

赏析

本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细腻,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烘托出离别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也使其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在语言表达上,韦应物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创作此诗时,正值其仕途不顺、心境落寞之际,诗人与殷四校书有着深厚的友谊,面对友人的离别,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愁绪,诗人也借送别之机,抒发了自己对人情世态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本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