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髯堕地长秋草,白云悠悠飞帝乡。全诗是什么?

小编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龙髯堕地长秋草,白云悠悠飞帝乡。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龙髯堕地长秋草》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苦闷和追求,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龙须般的胡须坠落在地上,如同秋天的野草般萧瑟;悠悠的白云随风飘荡,飞向那遥远的帝乡。

释义

“龙髯堕地长秋草”一句,以龙髯(龙的胡须)堕地为喻,形容某种尊贵或神圣之物的陨落,象征着某种美好或权威的消逝,如同秋天的野草般萧瑟凄凉。“白云悠悠飞帝乡”则通过白云的悠悠飘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帝乡的向往和思念,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龙髯堕地和白云悠悠为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悠远的氛围,龙髯作为尊贵和神圣的象征,其陨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失落和哀伤;而白云的悠悠飘荡,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和自在,同时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无限追忆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哀伤,也有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个人的苦闷经历,使得李商隐对现实充满了无奈和哀伤,而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龙髯堕地和白云悠悠的意象,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权威的敬畏,以及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