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韦应物
悠悠日夕度,迢迢云水期。
幽事谁能问,闲吟只自知。
民生有为俱事役,岂独羁人不遑息。
惆怅东皋上,苍茫远树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悠悠的时光日复一日地流逝,漫长的云水之旅遥遥无期。
心中的幽情谁能理解呢?只能独自闲吟以抒发内心的感受。
世间的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哪里只是被羁绊的人无暇休息呢?
站在东皋之上,心中满是惆怅,远望那些苍茫的树木,显得格外低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奔波的感慨,首联写时光流逝和云水之旅的漫长,营造出一种悠远而苍茫的氛围,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情难以被人理解,只能独自闲吟的孤独感,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指出世间的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不仅仅是自己这个被羁绊的人无法停歇,尾联以景结情,通过描绘东皋之上的苍茫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奔波、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颈联“民生有为俱事役,岂独羁人不遑息”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无法停歇的普遍现象,从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尾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仕途上,韦应物虽然曾有过显赫的职位,但晚年却多次遭贬谪,生活颇为坎坷,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人生奔波、时光流逝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