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的解释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

只应松子知闲意,会为幽人住几番。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丽闲淡,多写隐逸生活与禅心体悟,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我想要带着全家住在这座山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超脱世俗之人的纷扰,或许只有山中的松树能够理解我的闲适之意,愿意为我这幽居之人多次停留(意指山中的自然景致与宁静生活能够长久地吸引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首句“我欲携家住此山”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带着家人一同隐居山林;次句“高谢时人出尘土”则进一步说明了他想要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决心,后两句通过“松子知闲意”和“会为幽人住几番”的拟人手法,将山中的松树赋予了理解诗人心境的能力,同时也借松树之口表达了对诗人隐逸生活的认可与欢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携家住此山”和“高谢时人”的表述,展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疏离感,他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松树作为自己的知音,既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又深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风格和禅心体悟。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他对山水田园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被某座山的幽静美景所吸引,从而产生了隐居山林的念头时所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皎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诗僧对人生哲理和禅心体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