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汉武英雄
唐·胡曾
汉武馀威信未穷,单于来见未央宫。
自谓威强长似旧,不知关塞已通戎。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号秋田,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胡曾为军官多年,阅历丰富,诗风慷慨悲凉,多咏史诗,诗风遒劲,形象鲜明,但较缺乏生活气息,著有《安定集》10卷,今存《咏史诗》三卷150首,皆七绝。
译文
汉武帝的余威和信誉还未完全消失,匈奴的单于前来拜见未央宫中的皇帝。
(单于)自以为汉朝的威势和强大还像过去一样,却不知边关的关塞已经与戎人相通(即边境已被突破,防御不再严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汉武帝时期匈奴单于来朝的情景,反映了汉朝曾经的辉煌与后来的边疆危机,首句“汉武馀威信未穷”强调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威势和信誉;次句“单于来见未央宫”则具体描绘了单于朝见的场景;后两句则通过单于的自大和不知边关已通的现实,暗示了汉朝边疆防御的松懈和潜在的危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汉武帝时期的辉煌与后来的边疆危机,通过单于的自大和不知边关已通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揭示了边疆防御的松懈和潜在的危险,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这首诗也体现了胡曾作为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军官,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朝时期的边疆形势有关,唐朝时期,边疆地区时常发生战乱和动荡,边疆防御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胡曾作为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军官,对边疆形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和对边疆防御的关切,他也通过回顾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暗示了唐朝应该加强边疆防御,维护国家安全。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边疆形势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