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木人睡足理精神,大地山河勿一尘。
万象丛中得自在,不知人世几春温。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寓禅理于日常景物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是南宋佛教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木制的僧人(象征禅定中的心境)睡足了觉,精神焕发;大地山河仿佛都被净化,没有一丝尘埃,在万物丛生的世界中,他获得了自在无碍的境界,不知道人世间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温暖的春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禅定中的僧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首句“木人睡足理精神”以木人象征禅定中的心境,暗示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次句“大地山河勿一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得没有一丝尘埃;后两句则强调了诗人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自在与无碍,以及他对人世间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僧人形象,诗人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禅定中的心境与大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与禅定中的宁静与自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长期修行禅定,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修行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宁静的山居环境中,通过冥想和禅定所获得的灵感和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释绍嵩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