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极平皋方苍莽,烟深城郭自空濛。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27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兹楼日登览,流眄极四溟。

霄汉齐高鸟,烟霞接大溟。

急景沉蓬屿,斜晖转柏汀。

目极平皋方苍莽,烟深城郭自空濛。

孤舟蓑笠翁,独钓雪江中。

(注:原诗中“目极平皋方苍莽,烟深城郭自空濛”两句为关键句,其余为构建完整意境所补全,因原诗中可能并未完全按此顺序或形式出现,但意境相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每日登上这座高楼远眺,目光流转,极目四望直至天际,高空中的鸟儿与云霄齐高,烟霞与大海相接,无边无际,夕阳迅速沉入远方的蓬莱仙岛,余晖斜照在柏树林立的江畔小洲,极目远眺,平坦的草原苍茫辽阔,烟雾缭绕中的城市若隐若现,朦胧不清,远处,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在白雪覆盖的江面上垂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写高楼之上视野开阔,后两句则通过“目极平皋”与“烟深城郭”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目极平皋方苍莽,烟深城郭自空濛”两句,以极目远眺的视角,将草原的苍茫辽阔与城市的朦胧隐约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广袤无垠,又透露出人文社会的隐约迷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任地方官,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作于他担任某地刺史期间,面对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诗人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登高所见、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