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山泉淅沥通幽户,林叶萧森下晚风”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秋林琴兴》,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林琴兴
清 · 厉鹗
山泉淅沥通幽户,林叶萧森下晚风。
一径寒烟留客处,半窗明月照琴中。
闲来试拂尘埃尽,兴至初闻曲调工。
此际幽怀谁解得,白云深处有孤松。
作者及朝代
作者:厉鹗(1692年—1752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擅长诗词,尤工于词,为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与查慎行齐名,有“南查北厉”之称,厉鹗的诗作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景物之美,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山泉潺潺流淌,穿过幽静的门扉;林中的树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显得萧瑟而密集,一条小径上,寒烟缭绕,正是留住客人的好地方;半扇窗户透进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正在弹奏的琴面,闲暇时我试着拂去琴上的尘埃,兴致来时初次听到曲调如此美妙,此刻我心中的幽情谁能理解呢?只有在那白云深处,有一棵孤独的松树与我相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林中的幽静景象和诗人弹琴的雅兴,前两句通过山泉、林叶、晚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寒烟、明月、琴声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秋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诗人通过“山泉淅沥”、“林叶萧森”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后文的“闲来试拂尘埃尽,兴至初闻曲调工”相呼应,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厉鹗一生酷爱自然,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傍晚,漫步于秋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心中涌起一股弹琴的雅兴,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秋林琴兴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