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发去年枝。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惜别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附加句

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发去年枝。

(注:此句并非直接出自上述《鹧鸪天》全篇,但意境相符,可视为作者同类情感表达的延伸或后人附会,用于强化诗词情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尤其擅长小令词,情感细腻,风格哀婉动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与歌女之间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艺术成就颇高。

译文

(针对全诗,附加句融入意境解释)

当年宴会上,你(指歌女)以彩袖殷勤地为我捧起酒杯(玉钟),我为了与你共醉,不惜让自己脸色绯红,我们在杨柳依依的楼心月下跳舞,直到月儿西沉;在桃花盛开的扇底风中歌唱,歌声似乎要随风而去,自从那次离别后,我常常在梦中与你重逢,多少次魂牵梦绕,与你共度美好时光,而今夜,当我再次点亮银灯(银釭),仔细端详你时,还担心这只是一场梦境,害怕这一切美好转瞬即逝,记得去年此时,我们也曾在花间举杯共醉(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儿依旧开放,去年的枝条也依然繁茂,但人事已非,心中满是感慨。

释义

此词通过回忆往昔欢聚的美好时光,与当前重逢时的复杂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重逢的不确定感,附加句“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发去年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物是人非的哀愁,以及对过去美好瞬间的深切怀念。

赏析

晏几道此词以其深情细腻著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重逢的深切期盼,词中“彩袖”、“玉钟”、“杨柳楼心月”、“桃花扇底风”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宴会画面,也寓含了词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而“几回魂梦与君同”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深切思念,以及重逢时的惊喜与不安,附加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哀愁。

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与某位歌女分别后,于重逢之际有感而发,宋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与歌女之间的交往颇为频繁,晏几道作为一位情感细腻的词人,自然对这类情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此词正是他这种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逝去时光和美好情感的深切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