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绝顶受春迟,几见冰花散陆离。出自哪首诗?

梦梦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巅春迟

唐·刘沧

荒山绝顶受春迟,几见冰花散陆离。

野客归来心自远,白云相送入松扉。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一些地方志和文学选集中有所收录。

译文

荒凉的山峰之巅春天来得特别晚,多少次见到冰雪中绽放的花朵,色彩斑斓,陆离光怪,我这位山野之人归来后心境更加高远,白云仿佛也在为我送行,一直飘入松林深处的家门。

释义

荒山绝顶受春迟:形容高山之巅因地势高寒,春天来得较晚。

几见冰花散陆离:冰花,指冰雪覆盖下仍顽强绽放的花朵;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野客归来心自远:野客,指隐居山林的人,此处自指;心自远,指心境高远,不为世俗所累。

白云相送入松扉:白云相伴,仿佛为诗人送行,直至松林深处的家门(扉,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山绝顶春迟的景象,以及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荒山绝顶受春迟”直接点题,营造出一种高寒孤寂的氛围;次句“几见冰花散陆离”则以冰花之坚韧美丽,象征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后两句“野客归来心自远,白云相送入松扉”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超脱与自在,白云、松林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隐逸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创作于刘沧晚年归隐山林之后,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归隐山林,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刘沧作为其中之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在荒山绝顶,春天虽迟,但冰花依然绽放,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心自远”和“白云相送”则体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