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仙
唐·韦应物
幽寻本为道,况复此山幽。
好住名山煮白石,他年因子问丹丘。
白云深处无人识,绿树浓荫夏日愁。
欲问仙源何处是,桃花流水自东流。
(注:“好住名山煮白石,他年因子问丹丘”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现存的确切作品中,可能是后人根据韦应物的风格和意境创作的融合句或误传,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以虚构的方式构建一首包含这两句的古诗,并基于韦应物的风格和背景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闲适情感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深入幽静之地本是为了寻求道法自然,更何况这座山是如此幽静深远。
愿你安心住在名山大川中,以白石为食修炼仙道,将来或许能因你而探寻到那传说中的仙家圣地丹丘。
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你的踪迹,绿树成荫,夏日里却带着一丝愁绪。
想要询问那仙境的所在,只见桃花盛开,溪水潺潺向东流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诗中“好住名山煮白石”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他年因子问丹丘”则寄托了对未来探寻仙境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幽寻为主题,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林、白云、绿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煮白石”为象征,表达了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探寻仙境的期望,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他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仙境追求,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