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病馀蒲柳惧先秋,妄想仙人十二楼。
药裹关心长掩卧,酒杯放手不须愁。
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钟疏人语幽。
赖有吾家樵牧在,邻翁来共话桑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病后身体如同脆弱的蒲柳,害怕秋天早早地到来,心中妄想能登上仙人的十二楼台,药包总是让我牵挂,长时间只能掩卧在床,酒杯虽然近在咫尺,却已无心再去举杯解忧,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古老的寺庙里钟声稀疏,人声也变得幽远,幸好还有家中的樵夫和牧童陪伴,邻居的老翁也来与我共话桑麻田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病中的心境与生活状态,首联以“病馀蒲柳惧先秋”自喻身体脆弱,如同秋天的蒲柳,随时可能凋零,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和对仙境的妄想,颔联则具体描述了因病而不得不长期卧床,对酒也失去了兴趣,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消沉,颈联通过描绘日暮鸟飞尽、古寺钟声疏的幽静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病中的孤寂与冷清,尾联则以家中的樵牧和邻翁的到访,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病中感怀之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蒲柳自喻,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恐惧,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消沉,在尾联中,诗人又以家中的樵牧和邻翁的到访为转折,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因病卧床期间所作,在病中,诗人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死亡也有了更直接的恐惧,他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尽管身处逆境,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