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此去浑如客,异县而今却是家。的释义

小星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宋·王禹偁

一年春尽又一年,白发频生知不知。

秋月春风等闲度,故园此去浑如客,

异县而今却是家。

燕去燕来还识主,花开花落自惊时。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禹偁(954年-1001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遭贬谪,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著有《小畜集》。

译文

一年又一年春去秋来,白发不断生长,自己是否知晓?在不经意间,秋月春风都已度过,离开故园,现在却如同客人一般;而在这异乡,却已成了我的家,燕子飞去飞来还认识旧主人,花儿开落也自知时节,东栏旁的一株梨树,如雪般洁白,让人不禁惆怅,人生又能看到几次这样清明的景象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白发频生,而岁月却在不经意间流逝,离开故园后,诗人感到自己如同客人一般,而在异乡却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仿佛成了家,通过燕子的归来和梨花的开放,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春尽又一年”开篇,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诗人通过“白发频生”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诗人用“秋月春风等闲度”来概括自己过去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而“故园此去浑如客,异县而今却是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园和异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园的思念,又有对异乡的适应和认同,诗人以“东栏一株雪”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异乡为官时所作,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油然而生,诗人也面临着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这些经历都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