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韦应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首广为人知的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韦应物的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并融入到了这首模拟的《山居秋暝》中,以展现一种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诗与整首模拟诗的结合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隐居,过着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闲适情感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新雨,傍晚的天气透露出秋日的凉意,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树间的缝隙洒下,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淙淙流淌,溪边的云彩仿佛预示着今天将有雨降临,山崖上的菊花还残留着去年秋天的气息,春天的花草虽然已经凋谢,但隐居的王孙(指诗人自己)依然愿意留在这里,享受这份宁静与淡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秋山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两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秋景图,前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奠定了全诗清新脱俗的基调;中间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对比与呼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变,又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与满足。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模拟的《山居秋暝》并非韦应物确切的原作,但我们可以推测,类似的创作灵感可能来源于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后,选择了辞官隐居,过上了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山水田园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模拟诗正是对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