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参初自浙江回,梵刹金铺始奂开。的解释

风云1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天台山

宋·释绍嵩

遍参初自浙江回,梵刹金铺始奂开。

岩壑深藏千古秀,松风清冽万山来。

云间钟磬声声远,月下溪流水自回。

此去天台应不远,心随明月到蓬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游历广泛,擅长以诗记录旅途所见所感,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与寺庙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刚从浙江游历归来,遍访名刹古寺,此时天台山的佛寺大门(梵刹金铺)刚刚焕然一新地开启,山岩沟壑中隐藏着千年的秀丽景色,松林间吹来的清风带着万山的清新与凉意,云间传来悠远的钟磬声,月光下溪水潺潺流淌,自行回转,此去天台山的路程应该不远了,我的心已随着明月飞向了那仙境般的蓬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归来后,对天台山的向往与赞美,首联点明游历归来并初见天台山佛寺的焕然一新;颔联通过“岩壑”与“松风”展现了天台山自然风光的秀美与清幽;颈联以“云间钟磬”与“月下溪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心灵上的超脱与自由。

赏析

此诗以游历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梵刹金铺始奂开”一句,既描绘了佛寺的庄严与辉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觉醒与升华,而“岩壑深藏千古秀,松风清冽万山来”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禅意与诗意。

创作背景

释绍嵩在游历浙江等地后,对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有了更深的感悟,当他来到天台山时,被这里的山水风光与佛教氛围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天台山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仰,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僧人游历四方、寻求心灵归宿的普遍现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