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的解释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访友不遇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

清风明月长相忆,绿水青山空自思。

花落小园春寂寂,云开远岫日迟迟。

归来独坐孤灯下,一任心潮逐浪飞。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译文

我受到你的接待并非因为有人介绍,没想到此次登门拜访却未能如愿相见,清风明月之下我常常怀念你,绿水青山之间我只能独自思念,小园中的花儿已经凋落,春天显得如此寂静,云开日出,远山在日光下缓缓呈现,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归来后独自坐在孤灯之下,任由心中的思绪如潮水般起伏不定。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访友不遇的失落与怀念之情,首联点明访友的原因并非通过他人介绍,而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同时表达了未能如愿相见的遗憾,颔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颈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内心的惆怅,尾联则描绘了诗人归来后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思绪万千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访友不遇为题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未能相见的遗憾,诗中运用了清风明月、绿水青山等自然景物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官归隐,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尽管生活安逸,但诗人心中仍然有着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在一次访友未果后,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