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全诗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古

唐·罗隐

才大言深古难用,

忠良千载恨常新。

江山不改人先老,

风月长存意自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多针砭时弊,讽刺现实,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才华卓越、言辞深刻的人在古代难以被重用,

忠良之士的遗憾千百年来仍然令人痛心疾首。

江山依旧,但人却先老去,

风月长存,其中的情意自然真挚。

释义

首句“才大言深古难用”表达了古代才华横溢、见解深刻的人往往难以被当权者所重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和埋没,次句“忠良千载恨常新”则是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遗憾和不平的感慨,他们的忠诚和善良虽然历经千载,但人们仍然对此感到痛心,后两句“江山不改人先老,风月长存意自真”则通过对比江山与人的变化,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忠诚情感的永恒。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题,通过对古代人才和忠良之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首句和次句以强烈的对比和感慨,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和忠良之士的悲剧命运,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后两句则以江山和风月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忠诚情感的永恒,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动人。

罗隐的诗作一向以语言犀利、寓意深刻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于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和埋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也看到了历史上许多忠良之士的悲剧命运,这更加激发了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于古代人才和忠良之士的感慨和不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