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乡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远眸尽处即他境,叠嶂痕边仍旧乡。
落日孤城寒角动,秋风万里断鸿翔。
归心似箭谁人解,望眼如穿此意长。
何日重归桑梓地,青山绿水再相望。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真实的李中是唐代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曾仕后主李煜,任淦水部员外郎,后终国子司业,李中一生多写仕途失意、旅途愁思之作,擅长短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目光所及之处已是遥远的他乡,但重重山峦的边缘依然是我熟悉的故乡,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寒风中号角声声,秋风万里间,失群的孤雁在翱翔,归心似箭的心情谁能理解,盼望的双眼仿佛要穿透这遥远的距离,何时才能再次回到我的故乡,与那里的青山绿水再次相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望故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归乡的迫切心情,诗中“远眸尽处即他境”描绘了诗人目光所及之处已是遥远的他乡,“叠嶂痕边仍旧乡”则表达了尽管身处他乡,但心中依然牵挂着故乡,后两句通过描绘落日孤城、秋风断鸿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远望故乡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远眸尽处”与“叠嶂痕边”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身处他乡却心系故乡的复杂情感,诗中“落日孤城”、“秋风万里”等意象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仕途不顺、身处异乡之时,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心中却时刻牵挂着远方的故乡,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远望故乡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归乡的迫切心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未来归乡的期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