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并未直接出自白居易的这首诗,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解析,并在最后提及这两句可能蕴含的意境与白居易其他作品的关联。)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风吹古树发出如晴天之雨的声音,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夏夜的清霜,能否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这里的确要清凉些。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城市灯火与银河倒影、晴天雨与夏夜霜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尤为精彩,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清凉又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夜景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羁绊,诗人渴望逃离尘嚣,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江楼上的远眺,不仅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更激发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虽然“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两句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诗中,但它们所表达的意境与白居易在仕途失意后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心情是相吻合的,这两句可能出自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或日记中,反映了他在特定时期的心境变化。
虽然“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并非直接出自《江楼夕望招客》,但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仕途不顺时渴望自由、向往自然的心情,这与那两句所蕴含的意境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