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以下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俱生欢,且尽尊前,明日空携杯酒,寻遗踪、西湖东畔,跨马东归犹是客,离亭别酒莫盈卮。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不必为秋天的到来而悲伤,今年我身体还很健康,还可以举行盛大的宴会,无论是江边的村庄还是海边的田野,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让我们尽情享受眼前的美酒,但想到明天你就要跨马东归,虽然仍是客居他乡,但在离别的亭子里,请不要让送别的酒杯满溢,因为那将增添更多的离愁。
释义
“跨马东归犹是客”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开,虽然回到东方(可能是指友人的家乡或任职地),但依然是漂泊在外的客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不舍。“离亭别酒莫盈卮”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告诫在离别之际不要过度饮酒,因为那只会让离别的痛苦更加深刻。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送别友人钱穆父而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与友人夜饮、醒醉、归来的场景,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特别是“跨马东归犹是客,离亭别酒莫盈卮”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又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情感细腻,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当时他已被贬多次,仕途坎坷,钱穆父是他的好友,两人情谊深厚,在钱穆父即将离开之际,苏轼写下这首词以表达送别之情,词中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漂泊无定的无奈与接受,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友情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