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
(注:“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张籍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张籍诗歌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或是从残篇断句中提炼而出,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假设性的“秋思”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多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在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万千想要写一封家书,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完,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天边遥远的故乡,亲人已渐渐老去,而我却无法归去;江边的黄花盛开,又有谁能与我共赏这秋色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风起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挂念,后两句“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风为引子,触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通过“见秋风”和“欲作家书”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和对比,将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推向高潮,特别是“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两句,以景寓情,既描绘了故乡的遥远与亲人的老去,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等待,情感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虽然“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这两句并非张籍原诗中的直接内容,但我们可以假设这首诗是在张籍远离家乡、仕途不顺或人生失意时所作,唐代士人常有宦游四方、远离家乡的经历,张籍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风、家书、故乡、黄花等元素,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十分普遍,也是张籍诗歌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