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夜感怀
唐·韦庄
一夜春风入高柳,恍如身在海涛中。
月华如水浸楼台,独倚阑干酒半酣。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一夜之间,春风悄悄吹进了高高的柳树,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月光如水般清澈,浸透了楼台,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半醉半醒之间,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释义
一夜春风入高柳:形容春风迅速而温柔地吹拂过高大的柳树,带来春天的气息。
恍如身在海涛中:通过比喻,表达了春风拂面时那种仿佛置身于海浪中的感觉,形容春风的强劲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
月华如水浸楼台: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仿佛将楼台都浸透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
独倚阑干酒半酣: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半醉半醒,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夜。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月光和诗人的心境,首句“一夜春风入高柳”以春风的迅速和温柔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次句“恍如身在海涛中”通过比喻,将春风的强劲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生动地表达出来,后两句“月华如水浸楼台,独倚阑干酒半酣”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夜的宁静和美好,以及诗人在这种氛围中的陶醉和享受,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庄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有机会独自品味春天的美好,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韦庄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诗篇,无疑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在动荡年代中寻求心灵慰藉和宁静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