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梵宫水绕
唐·韦庄
茫茫白水环虚市,股引清渠绕梵宫。
古木参天遮日影,佛光普照映心空。
钟声远播惊飞鸟,香火缭绕入云中。
此地清幽宜静养,尘嚣尽忘乐无穷。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韦庄并未创作过此诗,但韦庄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婉约词风著称,同时也有不少描写自然与宗教景象的诗篇。)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唐末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纷争,其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及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茫茫的白水环绕着空旷的市集,一股清泉被引导入梵宫周围流淌,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遮挡了日光,佛光普照之下,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与安宁,钟声远远传开,惊飞了栖息的鸟儿,香火缭绕升起,直入云霄,这个地方清幽宜人,适合静心修养,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享受无尽的乐趣。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白水环绕、清泉流淌、古木参天、佛光普照、钟声远播、香火缭绕等景象,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充满宗教氛围的梵宫环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精神的崇敬。
赏析
本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宗教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白水、清泉、古木、佛光、钟声、香火等意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梵宫的清幽与宁静,还传达了诗人对宗教精神的深刻感悟,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韦庄对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年代,韦庄可能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远离尘嚣、静心修养的地方,而梵宫作为一个宗教圣地,正好符合了他的这一愿望,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梵宫的向往和对宗教精神的崇敬,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