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其二
凄凄寒雨送馀春,繁艳浓香慰病身。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存。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诗作常蕴含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情感细腻且意境深远。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极高的评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其二
凄冷的寒雨送走了春天最后的日子,那繁盛艳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却安慰着我病弱的身体,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到了傍晚时分,只剩下两枝还在顽强地绽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雨中的落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尽管身处病痛之中,但花朵的繁艳浓香却给了他一丝慰藉,面对阶前即将凋零的牡丹,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凄凄寒雨送馀春”开篇,营造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繁艳浓香慰病身”一句,通过对比病弱之躯与花朵的繁盛,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随着“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存”的描写,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油然而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身体多病,心情抑郁,面对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脆弱,他通过描绘落花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晚唐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李商隐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落花》其二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