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壁却归天上去,沙晴空见水禽翔。的释义

春秋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妃怨·夜来酒醒清无梦

元·卢挚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空。

月过女墙西,风定池莲动。

沙晴空见水禽翔,油壁却归天上去,云外飞双凤。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挚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卢挚(约1242-1315),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元代文学家、诗人、散曲家、书法家,至治元年(1321)左右在世,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所作散曲成就亦高,诗词风格清丽婉约,散曲则豪放跌宕,今有《卢疏斋集》传世。

译文

夜晚酒醒后梦境已空,愁绪满怀地倚靠在栏杆上,露珠从天空中滴落,月亮已经越过女墙向西落下,风停了,池塘中的莲花微微摇曳,沙滩上晴空万里,只见水禽在飞翔,那油壁车却如同飞上了天空,云外有双飞的凤凰。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夜晚酒醒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上片写酒醒后的孤寂与愁苦,下片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

赏析

这首散曲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上片“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空”两句,直接点出酒醒后的愁绪,通过“露滴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下片则通过“月过女墙西,风定池莲动”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最后两句“沙晴空见水禽翔,油壁却归天上去,云外飞双凤”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油壁车飞升、云外飞双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美好境界的强烈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挚的个人经历有关,卢挚一生仕途坎坷,虽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晚年却遭遇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从而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愁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散曲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佳作,通过描绘夜晚酒醒后的景象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了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