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吴中女儿颜色好
宋·苏轼
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
绣衣初著学宫妆,一朵红云捧玉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译文
吴中的女子容貌美丽,当她洗脸时看着花儿,花儿都仿佛因她的美貌而羞愧,她初次穿上绣衣,学着宫廷中的妆容,就像一朵红云簇拥着温润如玉的郎君。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吴中地区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举止优雅,当她洗脸赏花时,花儿都似乎因她的美貌而黯然失色,她穿上绣衣,学着宫廷中的妆容,更显得美丽动人,如同红云捧玉,令人赞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中女子的美丽与优雅,通过“洗面看花花为悄”这一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女子美貌的非凡魅力,词中“绣衣初著学宫妆,一朵红云捧玉郎”的描写,又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端庄与高贵,以及她与温润如玉的郎君之间的美好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苏轼在吴中地区任职或游历期间,吴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苏轼在这里可能遇到了许多美丽的女子,并深受她们美貌与气质的吸引,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赞美吴中女子的词作,这首词也反映了苏轼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美好情感的细腻感受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