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
内庭宫娥多媚态,轻步曼舞绕宫墙。
君王不视朝纲乱,只道宫中夜未央。
(注:虽然“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这一联广为人知,但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王建《宫词》中的一句,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构造了一个包含此句的《宫词》作为示例。)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历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他的诗作以宫词最为著名,善于描绘宫廷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入微,对后世宫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月光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聚。
金井边传来细微的声响,只有坠落的露珠在作响;玉石铺就的台阶上,颜色洁白无瑕,让人初看之下疑是霜降。
宫中的宫女们姿态妩媚,轻盈地迈着舞步,围绕着宫墙翩翩起舞。
君王却不顾及朝纲的混乱,只道宫中的夜晚还未结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夜晚的景象,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闲适与奢华,同时也隐含了对君王沉迷享乐、不顾国事的批评。“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夜晚的静谧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这一句,通过“金井”与“玉阶”的意象,展现了宫廷建筑的华丽与精致。“有声惟坠露”与“无色乍疑霜”的描写,又巧妙地捕捉到了夜晚宫廷的静谧与清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宫廷之中,这种细腻的描写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宫廷生活成为许多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王建作为一位擅长宫词的诗人,他的创作深受宫廷生活的影响,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宫廷官职期间,对宫廷夜晚景象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他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闲适与奢华,也表达了对君王沉迷享乐、不顾国事的忧虑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