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黄金台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廊下思量坐薄霜。
菱花尘满慵将照,一片离愁待酒浇。
桐木半死生绡裂,美人病入愁肠结。
黄金作台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作常描绘鬼神世界和哀怨人生,情感浓烈,意象瑰奇,李贺一生郁郁不得志,虽才华横溢,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仕途坎坷,年仅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
译文
(针对“黄金作台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两句)
黄金筑成的台榭本想留住尊贵的宾客,但即便是这样热情的款待,也无法挽留那即将逝去的秋月之光。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黄金台,象征着极高的礼遇和诚意,用以挽留宾客;而“秋月白”,则比喻时光流逝,美好而短暂,诗人通过对比,传达出即便有再大的诚意和努力,也无法阻止时间流逝和美好消逝的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黄金台作为古代招贤纳士的象征,在此处被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或美好时光的极力挽留。“好客不留秋月白”却残酷地揭示了现实的无奈——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终将如秋月般皎洁而短暂,无法永远停留,这种对比强烈,情感深沉,体现了李贺诗歌中特有的哀怨与苍凉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面对人生的挫折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如茂陵刘郎指汉武帝,黄金台指燕昭王筑台招贤)的借用,以及自然景象(如秋月、衰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特别是“黄金作台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两句,既是对友人的深情挽留,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难留的无奈叹息,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