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杂曲歌辞·杨柳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杨柳枝
唐·张祜
蒺藜沙上煖尘飞,何处人间作寒食。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遂隐而不出,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译文
沙地上蒺藜丛生,暖风吹起沙尘飞扬,哪里的人间在过着寒食节呢?如今河畔的冰刚刚融化,正是长安城中花儿凋落的时候。
释义
首句“蒺藜沙上煖尘飞”描绘了沙地上蒺藜丛生,暖风吹起沙尘飞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略带温暖的氛围,次句“何处人间作寒食”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哪里的人间在过着寒食节,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节的感慨,后两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则通过对比河畔冰融和长安花落两个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杨柳枝为题,但实际上并未直接描写杨柳,而是通过描绘沙地、沙尘、河畔冰融和长安花落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略带温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将远方的景象与家乡的时节相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节的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意象鲜明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张祜一生仕途不顺,曾寓居姑苏并游历各地,在这首诗中,诗人可能正身处异乡,看到沙地上的蒺藜和飞扬的沙尘,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正在过寒食节的亲人,诗人通过对比河畔冰融和长安花落两个场景,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节的感慨,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
张祜的这首《杨柳枝》通过描绘沙地、沙尘、河畔冰融和长安花落等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节的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意象鲜明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