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闻鹤
唐·杜牧
华亭双鹤有新声,
夜听犹疑禁露清。
仙客不知犹是画,
每听长唳向松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俊爽峭健、明丽隽永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杜牧的文学创作在晚唐时期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华亭的双鹤传来了新的鸣声,夜晚听起来仿佛还带着禁苑中露水的清新,仙人般的宾客或许还不知道这是画中的景象,每当听到那悠长的鹤唳,便不由自主地向着松梢仰望。
释义
华亭双鹤:华亭,地名,此处借指鹤的栖息地;双鹤,指一对鹤。
禁露清:禁苑中的露水,此处形容鹤鸣声清脆悦耳,如同禁苑中的露水般清新。
仙客:指仙人般的宾客,形容听鹤之人超凡脱俗。
长唳:鹤的长鸣声,高亢而悠长。
赏析
这首诗以鹤为题材,通过描绘鹤的鸣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首句“华亭双鹤有新声”,点明了鹤的栖息地和鸣声的新奇;次句“夜听犹疑禁露清”,用禁苑中的露水来形容鹤鸣声的清新悦耳,富有想象力;三句“仙客不知犹是画”,通过仙客的形象,暗示了听鹤之人的超凡脱俗和画中仙境的虚幻;末句“每听长唳向松梢”,则进一步强调了鹤鸣声的高亢悠长,以及听鹤之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有关,杜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鹤的鸣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吉祥和超凡脱俗,这也与杜牧的诗歌主题和审美追求相契合,这首诗可能是杜牧在游览自然风景或观赏鹤舞时,有感而发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