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郎莫下巫峡去,楚王宫殿在专城。的释义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巫山高

唐·张循之

巫山高高半天上,云雨朝朝暮暮长。

凭郎莫下巫峡去,楚王宫殿在专城。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循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循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仅知其活跃于唐代中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佳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译文

巫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云雾和雨水在这里朝朝暮暮地缭绕不绝,请你不要轻易下到巫峡去,因为那里曾是楚王的宫殿所在,如今虽已成废墟,但那份庄严与辉煌仍笼罩在这片专属的城池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巫山高峻、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对古代楚王宫殿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巫山高高半天上”直接点出巫山的高耸,次句“云雨朝朝暮暮长”则通过云雨的连绵不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后两句“凭郎莫下巫峡去,楚王宫殿在专城”则是对读者的劝诫,同时也是对历史的回顾,暗示着即便岁月流转,昔日的辉煌依旧值得人们铭记与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巫山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既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又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追思,诗中“高高半天上”的巫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观描述,也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厚重;“云雨朝朝暮暮长”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持续不断,隐喻着历史的绵延不绝与人事的更迭变迁,后两句的劝诫与回忆,更是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与敬仰之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唐代诗人普遍关注自然、热爱历史的文化背景,以及张循之擅长描绘山水景色的文学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张循之在游览巫山时,被其壮丽的自然景色所触动,同时联想到历史上楚王的辉煌与衰落,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张循之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