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金水三春柳,露滴银床五粒松。的释义

春秋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露台

唐·李商隐

云生金水三春柳,露滴银床五粒松。

万井楼台无近远,片帆烟际闪孤红。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他的诗歌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个人遭遇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春天的金水河畔,柳树如云般繁茂;露珠滴落在银白色的石阶上,五粒松显得更加青翠,远近的楼台如万井繁星,一片孤帆在烟雾中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释义

首句“云生金水三春柳”描绘了春天金水河畔柳树如云般繁茂的景象,富有生机和活力,次句“露滴银床五粒松”则通过露珠滴落在银白色石阶上的细节,突出了五粒松的青翠和清新,后两句则通过远近的楼台和一片孤帆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自然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露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城市风光,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首句和次句通过“云生”和“露滴”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清新;后两句则通过“万井楼台”和“片帆烟际”的对比,突出了城市的繁华和自然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现实,内心感到迷茫和无奈时所作,他通过描绘露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城市风光,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在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联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