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附加句(根据关键词融入,虽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提供情境)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原诗译文:

汉文帝求贤,在宣室中征询被贬逐的臣子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才能确实无人能及,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问百姓生机只问鬼神之事。

附加句译文(基于关键词的情境构建):

我虽已衰朽,却仍虚妄地受到宣室之问的荣耀;我更愿意像汉初的淮南小山那样,被真正赏识并留在朝中,而非仅仅作为装点门面的虚职。

释义

原诗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而非治国方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能真正任用贤才的遗憾和讽刺。

附加句释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受重视却未能真正施展才华的感慨,以及对真正被赏识和重用的渴望。

赏析

本诗以贾谊的遭遇为引子,借古讽今,深刻揭示了晚唐时期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和浪费,诗人通过对比文帝夜半前席的隆重与不问苍生的荒谬,强烈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附加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通过“衰朽虚蒙”与“淹迟实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借贾谊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不平,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能够真正任用贤才、治理国家的期望和呼唤,附加句则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这两句并非李商隐原诗的内容,但在此情境下,它们很好地融入了原诗的主题和情感之中,为整首诗的解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和层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