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张铨
翠竹青松绕碧潭,
白云深处有人烟。
闲来石上观流水,
兴至花间听鸟喧。
何似绮园诸老者,
采芝初不离南山。
逍遥自在乐无疆,
尘世浮华尽忘言。
作者简介
张铨,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号绮园居士,籍贯亦不详,张铨以诗文名世,尤善山水田园之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译文
翠绿的竹子与青松环绕着碧绿的深潭,白云缭绕的深处有人家炊烟袅袅,闲暇时坐在石头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在花丛间聆听鸟鸣声声,这情景多么像绮园中的那些老者啊,他们采摘灵芝时始终不离南山,他们逍遥自在,快乐无边,尘世间的浮华喧嚣都已忘却。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山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前两句写自然环境的清幽,后两句则通过“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的比喻,将诗人自己与那些隐居山林、采芝南山的老者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追求,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逍遥自在和快乐无边,以及诗人对尘世浮华的超脱态度。
赏析
本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翠竹青松、碧潭白云、流水鸟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与那些隐居山林的老者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上,更体现在对尘世浮华的超脱态度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和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