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鸿曲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落日孤城寒角暮,秋风古驿夜灯凉。
山川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故乡。
何日归舟弄长笛,此身犹是未归郎。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归来的鸿雁不计较江面云层的广阔,疲惫的老马徒然怀念着野外河流的悠长,夕阳映照下的孤城伴随着寒冷的号角声渐渐沉入暮色,秋风中的古老驿站里夜灯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山川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土,眼前的风月即便再好又怎能算作我的家乡,何时才能乘着归舟吹起长笛,到那时我这漂泊之身才算得上是归乡的游子啊。
释义
首联以归鸿(大雁)和倦骥(老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历经艰辛、漂泊异乡,但仍心系故土的深情,颔联通过描绘落日孤城、秋风古驿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尾联则以归舟弄笛的美好愿景作结,寄托了诗人对归乡的无限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归鸿和倦骥开篇,寓意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又暗含了对未来的期许,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落日、孤城、秋风、古驿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相得益彰,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的美景与心中的故乡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家乡,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面对国家破碎、个人流离失所的现实,心中充满无奈与哀愁,从而写下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佳作,诗中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