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全诗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绮窗梦远

唐·李商隐

绮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云外飞鸿声渐远,梦中芳草绿如纱。

楼台深锁春光好,帘幕低垂夜色佳。

回首繁华皆过眼,唯留清梦在天涯。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流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坐在装饰华丽的窗前,听着悠扬的笙乐,心中感到温暖,以至于没有察觉到人间的岁月已经悄然流逝,云外的飞鸿声渐渐远去,梦中的芳草如同轻纱般嫩绿,楼台深锁,春光正好,帘幕低垂,夜色更佳,回首往昔的繁华,都如同过眼云烟,唯有那清梦,依旧留在遥远的天涯。

释义

“绮窗坐对吹笙煖”描绘了诗人坐在装饰精美的窗前,享受着笙乐带来的温暖与愉悦;“未觉人间岁月赊”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种美好氛围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云外飞鸿声渐远,梦中芳草绿如纱”两句,通过飞鸿远去和梦中芳草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楼台深锁春光好,帘幕低垂夜色佳”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回首繁华皆过眼,唯留清梦在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感慨和对心中梦想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远方梦想的追求,诗中“绮窗”、“吹笙”、“飞鸿”、“芳草”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营造了一种优美而宁静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人通过“未觉人间岁月赊”和“回首繁华皆过眼”等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李商隐的生活背景和诗歌风格虚构)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美好的梦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诗中的“绮窗”、“吹笙”等场景,可能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而“飞鸿声渐远”和“梦中芳草绿如纱”等意象,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梦想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