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初消萼绿华,东风吹动绛绡霞。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花子

清代:纳兰性德

积雪初消萼绿华,东风吹动绛绡霞。

水亭凝望久徘徊,期不来、漫叹幽怀。

一事伤心君落魄,几回断肠我思家。

燕书蝶梦皆成杳,月窗风砌,夜夜魂消。

作者及朝代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在科举考试中展露出的才华,使他得到康熙帝的赏识,授三等侍卫衔,后晋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帝出巡,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情致,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尤为人称绝,著有《通志堂集》、《纳兰词》等。

译文

积雪刚刚消融,花萼绽放出嫩绿的色彩,东风吹拂,红色的轻纱般的云霞随风飘动,我站在水亭中久久地凝望,期待着你的到来,然而你却迟迟没有出现,只能独自感叹心中的幽怨情怀。

你遭遇挫折,让我伤心不已;我思念家乡,也多次感到断肠之痛,你的书信和我的梦想都已成空,只能在月下的窗前、风中的台阶上,夜夜为思念而销魂。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幽怨情怀,上片写积雪初消、春风吹动红霞的早春景象,以及词人在水亭凝望期待友人的情景;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伤感。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借景抒情,将早春的景色与词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上片通过描绘积雪初消、萼绿华开、东风吹动绛绡霞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早春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向往,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的情感,通过“伤心”、“断肠”、“魂消”等词语,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伤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纳兰性德在早春时节,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心中涌起深深的思念和伤感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纳兰性德一生交友广泛,对友情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词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这首词也反映了纳兰性德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等人生困境中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