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的释义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此二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诗,但为解析需要,假设其为张籍同一时期心境的延伸表达)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洛阳,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日常生活琐事,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尤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推崇。

译文

(针对原诗《秋思》)

秋风在洛阳城里吹起,我心中涌起无限的思绪,想要写一封家书,却感觉心中有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担心匆忙之中写不尽心中的思念,当送信的人即将出发时,我又打开信封,想要再添上几句。

(对于“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的假设性解释)

思念亲人之情如同浩荡的江水般遥远无尽,对朝廷的眷恋让我迟迟不愿离去,望着那低垂的苑树,心中满是留恋。

释义

思亲浩荡江波远:形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如同浩渺无边的江水一般深远。

恋阙迟回苑树低:表达对朝廷(或京城)的眷恋之情,因不舍而徘徊不前,苑中的树木似乎也因这份留恋而低垂。

赏析

张籍的这首诗以秋风起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虽然“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并非直接出自原诗,但这两句诗很好地体现了张籍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特点,通过江水、苑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其中,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情。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虽然张籍曾一度入仕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他常常因自己的正直和才华而遭到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籍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秋思》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而“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这两句诗,则可以看作是张籍在仕途不顺、思乡情切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