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石磨
朝代:宋
作者:释文珦
盘盂团团石渠渠,磨砻不尽人间老。
传与儿孙尚有馀,子孙万世知何数。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潜道,自号潜山老叟,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他生于宋理宗宝庆年间,卒于元仁宗延祐年间,享年九十余岁,文珦一生以诗为伴,其作品多抒发山林隐逸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宋代诗僧中的佼佼者,他的诗作被收入《潜山集》等集子中,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石磨圆圆的,石槽深深的,它不停地转动,研磨着岁月的痕迹,仿佛永远也磨不尽人间的衰老,这份劳作和生活的智慧,我将它传给儿孙,他们还能继续享用,甚至子孙万代,这磨盘还能继续转动,不知会传承到何年何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石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劳作和传承的深刻思考,石磨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磨砺,而“研磨不尽人间老”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并没有陷入消极悲观,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认为这份劳作和生活的智慧可以代代相传,永无止境。
赏析
这首诗以石磨为题材,构思巧妙,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石磨形象的描绘,巧妙地引出了对人生、劳作和传承的思考,诗中“盘盂团团石渠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石磨的外形,而“磨砻不尽人间老”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绝望,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认为这份劳作和生活的智慧可以代代相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团团”、“渠渠”等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磨砻”、“传与”等动词的使用,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文珦一生以诗为伴,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描绘石磨这一日常用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劳作和传承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或风貌,如人们对劳作和传承的重视等,由于历史久远,具体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巧妙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宋代诗僧释文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