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池吟
唐·贾岛
临池三月玄霜尽,对月千篇白雪如。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言律诗,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写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译文
在池边苦思冥想,度过了三个月,直到玄霜(深秋的霜)完全消融;对着明月,我写出了上千篇如同白雪般纯净的诗篇,当我兴致高昂时,落笔如有神,仿佛能摇动五岳;诗作完成后,我笑傲江湖,仿佛凌驾于沧洲之上。
释义
临池三月玄霜尽:形容诗人长时间在池边苦思冥想,度过了漫长的深秋时节,直到霜尽。
对月千篇白雪如:形容诗人对着明月,灵感如泉涌,写出了大量纯净如雪的诗篇。
兴酣落笔摇五岳:形容诗人创作时兴致高昂,落笔有力,仿佛能摇动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形容诗人诗作完成后,心情豪迈,仿佛凌驾于沧洲之上,笑傲江湖。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苦吟精神的写照,他通过“临池三月玄霜尽”和“对月千篇白雪如”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己长时间苦思冥想、勤奋创作的情景,诗人以“玄霜尽”和“白雪如”为喻,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展现了诗作的纯净与高雅,后两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豪情壮志和完成诗作后的豪迈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个人的仕途坎坷和文学创作经历有关,贾岛一生仕途不顺,但他对诗歌创作却充满了热情和执着,他常常在苦思冥想中寻找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作,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深秋时节,长时间在池边苦思冥想后,对着明月写出了大量纯净如雪的诗篇后的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