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早朝》,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早朝
唐·王维
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清晨,我走向皇宫西侧深邃的楼阁;傍晚,我骑马穿过街道,直到鸡栖息时才归家,九重宫门依次打开,宫殿巍峨壮观;各国的使节和官员都恭敬地朝拜皇帝,太阳刚刚升起,宫殿上的仙掌仿佛也随之而动;香烟缭绕,似乎要靠近皇帝身上的龙袍,早朝结束后,我需要起草皇帝的诏书;佩戴着朝服的玉饰,我回到中书省继续工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参与早朝的情景,从清晨入宫到傍晚归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早朝的繁忙,诗中“邃阁晨趋禁掖西”和“暮街骑马及鸡栖”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早入晚归的生活节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则展现了宫廷的宏伟和各国使节的恭敬;“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宗教氛围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早朝的庄严和神圣;“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职责和忙碌。
赏析:
这首诗以早朝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早朝的繁忙,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自己作为官员参与早朝的情景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九天阊阖”、“万国衣冠”、“仙掌动”、“衮龙浮”等,都充满了浓厚的宫廷色彩和宗教氛围,诗人也通过“暮街骑马及鸡栖”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官员们早入晚归的辛苦和忙碌,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和宫廷变迁,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官职期间,参与早朝时所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的繁荣和昌盛,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