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枕上彭城雨,目送檐间芒砀云。的解释

春秋10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彭城夜雨

宋·苏轼

梦回枕上彭城雨,目送檐间芒砀云。

故国依然乔木在,故人零落已无闻。

空庭月落栖乌尽,古寺钟鸣宿雾分。

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旧时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赋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艺术全才,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性格豁达,热爱生活,其文学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译文

梦中回到彭城,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枕边淅沥的雨声;醒来后,目光追随着檐间飘过的芒砀山云雾,故乡的老树依旧挺立,而旧时的朋友却已大多离世,音讯全无,空旷的庭院中,月亮落下,栖息的乌鸦也已飞尽;古老的寺庙里,晨钟敲响,夜雾渐渐散去,回首往昔,一切如同梦幻泡影,心中满是伤感,再也不复当年春天的那份欢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人的无限追思,首联“梦回枕上彭城雨,目送檐间芒砀云”以梦境开篇,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又悠远的氛围;颔联“故国依然乔木在,故人零落已无闻”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怀念之情;颈联“空庭月落栖乌尽,古寺钟鸣宿雾分”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和凄清的氛围;尾联“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旧时春”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和伤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既有对梦境的描绘,又有对现实的刻画,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既含蓄又直接,既深沉又热烈,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远离故乡和亲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回忆起故乡的点点滴滴和与故人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伤感,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故乡和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