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荒裔一戎将,灵旗映日边。
垂绅论道称前古,束发明经奉至尊。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烟。
弓鸣苍隼落,剑拂白猿悬。
霜野麾旗画,风城耀鼓喧。
宁知班定远,独是一书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字元固,浙江长兴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等职,参与修撰《初学记》、《六典》等重要典籍,徐坚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史怀古,其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在边疆的荒凉之地,有一位将领手持军旗,军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他身着官服,谈论治国之道,其言论可与前代贤人相媲美;他束发研读经典,以忠诚之心侍奉君王,他挥剑时,三军士气高昂;他身披战袍,穿越万里云烟,箭矢射出,苍鹰坠落;剑锋所向,白猿难逃,在霜冻的旷野上,他指挥军队,旗帜如画;在风中的城池里,战鼓轰鸣,声震四方,谁能想到,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原本只是一位书生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边疆将领的英勇形象,赞美了他的文武双全和忠诚报国,首联点明将领的身份和地点,颔联通过“垂绅论道”和“束发明经”两个典故,突出了将领的学识和忠诚,颈联和尾联则通过生动的战争场景和对比手法,进一步展现了将领的英勇和非凡成就。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凝练生动,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边疆将领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在情感表达上,作者既表达了对将领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对国家安宁和边疆稳定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坚为应和唐玄宗送别张说(唐代名臣、文学家)巡边而作,张说在唐代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很高的地位,他曾任宰相,并多次出使边疆,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徐坚在诗中通过对张说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和对张说忠诚报国的敬佩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边疆将领的崇敬和对于国家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