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岂但隐逸人,渊明素怀诸葛志。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陶渊明

唐·白居易

渊明岂但隐逸人,

渊明素怀诸葛志。

岂独高风激千载,

尚存大节励万民。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擅长讽喻诗和闲适诗,对后世文学有着重要贡献。

译文

陶渊明哪里仅仅是一个隐居避世的人呢?

他心中其实一直怀有诸葛亮那样的宏伟志向。

他高尚的品格和风范激励了后世千年之久,

而他坚守的大节更是鼓舞了无数的百姓。

释义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品格和志向,首句“渊明岂但隐逸人”指出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个隐居山林的人,次句“渊明素怀诸葛志”进一步揭示了他心中怀有诸葛亮那样的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后两句则强调了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他的高风亮节和大节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陶渊明的品格和志向,白居易通过对比和强调的手法,突出了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隐逸者,更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志士,这种评价既符合历史事实,也体现了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高尚品格和宏伟志向的崇尚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其人生哲学的认同有关,白居易在仕途上虽然有所成就,但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磨难,他深感官场黑暗,人心不古,因此对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精神产生了共鸣,他也欣赏陶渊明那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赞美。

这首诗不仅是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也是白居易个人情感和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高尚品格和宏伟志向的崇尚和追求,以及他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