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岩扉不掩自多幽,洞门深锁无人到。
山自青青水自流,白云千载空悠悠。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诗风清丽婉约,多描写自然山水与闲适生活,有《刘沧集》传世,但今存诗不多,以写景抒情见长。
译文
岩石间的门户不加遮掩本就充满幽深之感,洞门紧紧锁闭,以至于无人能够到达这里,山峦依旧青翠欲滴,溪水也自由自在地流淌,而天空中白云千载,悠悠然自得其乐,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幽静自然的山居图景,首句“岩扉不掩自多幽”以岩石间的门户未掩,暗示其自然的幽静;次句“洞门深锁无人到”则进一步强调这种幽静达到了极致,连人都难以涉足,后两句“山自青青水自流,白云千载空悠悠”则通过山水的自在流淌与白云的悠然自得,展现了自然界的恒常与超脱,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前两句通过“岩扉”与“洞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幽静氛围;后两句则以“山青水流”与“白云悠悠”的生动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刘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或许因不满现实,而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山居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