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的释义

梦梦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夜纳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纳月伴清风。

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富有幽默感,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夜晚的炎热与白天相同,打开门迎接月光和清风。

不要让暗尘玷污了明亮的月亮,最好让清风驱走大暑的炎热。

竹林深处树木茂密,虫鸣声此起彼伏,时不时传来一丝凉意,但这凉意并非来自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纳凉的情景,诗人通过开门迎月、清风驱暑等意象,表达了对夏夜清凉的向往和享受,诗人也借“莫把暗尘涴明月”之句,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夏夜纳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直接点出夏夜的炎热,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开门纳月伴清风”则通过开门迎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追求,第三句“莫把暗尘涴明月”以暗尘和明月为对比,强调了保护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末句“好驱大暑来清风”则进一步强调了清风驱暑的作用,与首句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夏夜纳凉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夏夜的清凉和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杨万里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学家,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保持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夏夜清凉的向往和享受,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