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思乡
宋·陆游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寒灯独对心如水,明月空悬梦似潮。
故里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遥。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渔舟逐晚涛。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随着秋风渐起,兰花与菊花依次绽放,我回到家中痛饮一番,手捧《离骚》细细品读,在寒冷的夜晚,我独自面对孤灯,心境如水般平静,而空中高悬的明月却让我的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而异乡的人事又显得如此陌生而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悠闲地观看渔舟在傍晚的波涛中穿梭。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秋风起时兰菊盛开的景象,引出诗人归家后的心境变化,痛饮与读《离骚》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寒灯独对与明月空悬,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以秋风起兰菊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相结合,归家痛饮读《离骚》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也透露出其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寒灯独对与明月空悬的对比,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壮志难酬而心生归隐之意,秋风起时,他回到家中,面对兰花与菊花的盛开,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痛饮一番,手捧《离骚》细细品读,以寄托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寒冷的夜晚,他独自面对孤灯与明月,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他将这些情感化作诗句,创作出了这首《秋夜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