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英杰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八闽忠烈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因年代久远,作者已不可考)

八闽英杰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

碧血丹心昭日月,青山绿水葬忠魂。

风云变幻英雄泪,岁月沧桑史笔存。

莫道人间无正气,千秋万代仰高吟。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为佚名,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与事迹,但从诗歌的风格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清代某位对福建(八闽)历史与英雄人物有深厚感情的文人所作,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墨客众多,此诗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在缅怀历史、颂扬忠烈时所作。

译文

福建的英雄豪杰众多如林,怎能让那三位忠臣(指历史上福建的忠烈人物,具体可能指某三位著名忠臣,但此处为泛指)的精神留存至今呢?他们忠诚的热血和赤诚的心像日月一样光辉照耀,最终却只能葬身于青山绿水之间,风云变幻中,英雄们流下了悲伤的泪水,岁月的沧桑也被史笔记录下来,不要说人间没有正气,他们的精神将千秋万代被后人敬仰和歌颂。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福建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特别是那些忠诚不渝、为国捐躯的忠臣,表达了作者对忠烈精神的敬仰和怀念,诗中“八闽英杰盛如林”描绘了福建英雄辈出的景象,“安得三忠存至今”则表达了对忠臣精神永存的期望,后几句则通过描绘英雄们的牺牲和历史的沧桑,进一步强调了忠烈精神的不朽。

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福建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和他们的忠烈精神,诗中“碧血丹心昭日月”一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英雄们忠诚不渝、光明磊落的品质;“青山绿水葬忠魂”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英雄们的哀思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清代福建地区的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有关,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更加怀念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斗争的英雄人物,此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旨在通过赞美历史上的忠烈人物,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弘扬正气,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