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梅花梦
朝代:清代
作者:宋琬
春事已随流水去,夜来似与君相见。
明月一窗梅影横,素娥知我意婵娟。
作者简介
宋琬(1614年-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风波入狱,但其文学成就颇高,诗、词、文皆有所建树,尤其以诗名世,与施闰章齐名,并称“南施北宋”,宋琬的诗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多抒发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译文
春天的景致已经随着流水消逝,但在夜晚仿佛与你再次相见,明亮的月光洒满窗棂,梅花的影子横斜其间,皎洁的月宫仙子似乎知晓我的心意,展现出她美好的容颜。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以及在静谧的夜晚中,通过月光与梅影的映照,仿佛与心中思念之人重逢的奇妙感受,诗人以梅花和明月为媒介,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赏析
1、意境营造:诗中“春事已随流水去”一句,既是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而“夜来似与君相见”则巧妙地通过梦境或想象的方式,将现实与虚幻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2、景物描写:“明月一窗梅影横”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梅影、窗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清冷而幽雅的空间,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情感表达:全诗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尤其是“素娥知我意婵娟”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亮以情感,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宋琬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诗人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独自面对窗外的梅花和明月,心中不禁涌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